(记者 赵荣贤 梁凌霄)9月25日上午,中共信阳市委副书记、信阳市政府尚朝阳市长,带着老区人民上周迎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别山革命老区亲切关怀而视察调研的喜悦和幸福。来到河南省政府庆祝建国七十年新闻大厅,汇报信阳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响应党的号召,坚定不移走好绿色脱贫之路。
尚朝阳市长热情洋溢的说,总书记此行离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足半个月时间,处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推开的重要节点;考察期间,总书记瞻仰革命纪念场馆,会见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充分体现了深厚的老区情怀、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厚爱、对老区发展的特殊关怀。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大别山精神”的充分肯定,对大别山地区革命活动在中国革命历程中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一路走来,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总书记始终同人民走在一起、坐在一起,手拉手的问候、心贴心的交流,一个个难忘的感人瞬间,传递出“人民领袖爱人民”的真挚情怀,让我们读懂了总书记的初心,那就是“以百姓心为心”。直到现在,老区干部群众还沉浸在激动和幸福之中,每一个人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出彩意识,让我们感受到热气腾腾的干劲,看到了信阳更加美好的未来。
绿色发展是总书记十八大提出的1 新的发展战略。他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多年来,信阳市委、信阳市政府紧紧抓住“绿水青山”这个您鼻子把信阳的脱贫之路牢牢地锁定在“绿色脱贫之路”。
大家知道,长期以来,一说到信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以百姓心为心,是总书记的初心,也是信阳各级干部的初心,所以近几年全市上下尽锐出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同时,信阳是生态大市,守护一方山水、造福一方百姓,是我们应有的担当。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认为,在一个贫困地区,绿水青山首先要成为贫困群众的金山银山。所以,走绿色脱贫之路,就是信阳的担当、信阳的作为,就是信阳各级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次考察,总书记还深入到新县田铺大塆,他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在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和中办扶贫联系点文殊乡东岳村,总书记强调“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志气,不光是输血,还要建立造血机制,脱贫后生活还要不断芝麻开花节节高。”总书记的肯定、老区的变化,说明绿色脱贫之路,已经成为信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之路,成为老区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之路。实践证明,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
实际上,为了走对这条路,总书记曾殷殷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情牵贫困地区,牵挂老区人民生活得好不好。为此,他走遍了全国大多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总书记在多个地方指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扶贫决不可取” “扶贫工作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如今,我们走出的这条路,就是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念好“山水经”、造福“老区人”的实践之路!
为了走好这条路,各级领导曾悉心关切。光山县是中办的扶贫联系点,栗战书、丁薛祥等同志先后到信阳调研指导工作,提出“房前屋后一亩茶、一塘肥鱼一群鸭”的产业扶贫思路,基于此,信阳在全市建成了一批“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了群众脱贫增收。王国生书记、陈润儿省长也对老区寄予厚望。全省“两会”期间,王国生书记参加信阳代表团审议,给我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让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二是怎样利用生态优势,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如今,我们走出的这条路,也是落实中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破题之路!
为了走实这条路,我们也曾艰辛探索。众所周知,信阳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是全省唯一一个所有县都是贫困县的省辖市。8个县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息县和罗山县是省级贫困县。以2018年为例,全省要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信阳是18.8万;实现33个贫困县退出,信阳有6个,均占全省近1/5;同时,信阳山青水秀,美丽宜居,有三个词可以概括信阳的特点。一是豫风楚韵。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13个姓氏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子路问津”“亡羊补牢”“司马光砸缸”等经典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滋养,使信阳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这里文化南北交汇,饮食南北兼融,民居南北各异,方言十里不同,被誉为“江南北国、北国江南”。大家如果有空到信阳博物馆看的话,可以看到一半是青铜器,一半是漆器,分别代表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二是革命老区。信阳是“红军摇篮、将军故乡”,大革命时期,是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38万人流血牺牲,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近百位开国将帅,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这次总书记在信阳考察调研,对大别山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生态福地。信阳是一座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城市,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有5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山区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3/4以上,森林覆盖率41.9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44个百分点;有大中小型水库1082座,万方大塘20万口,水资源总量近9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22.5%,被誉为“千湖之市、生态水城”。
面对这样的市情,信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贫困”斗争了70年。70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程,老区信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3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387.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6元增加到36941元,这既是革命老区沧桑巨变的见证,也是新中国繁荣富强的缩影,今年上半年国内城市GDP排行我们首次进入全国一百强。70年历史进程,记载了太多信阳人民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富民”的探索之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努力探索践行“两山”理论的信阳方案。
我们坚持绿色方向、产业支撑、群众主体、文化为魂的发展原则,保护、发展两手抓。大别山脉在信阳绵延305公里,千里淮河的363.5公里在信阳穿境而过,是中部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积极创建国家空气质量二类标准城市,成功争取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实施生态廊道建设、沿淮生态林建设等大规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牢牢守住这道生态安全屏障,积极为全省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实施“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我们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脱贫攻坚的根基。近年来,我们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围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办国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添后劲的重大项目。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6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537公里、水运通航里程371公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99.3%,客运周转量86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58亿吨公里,成为全国第一批44个、河南省9个公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去年10月明港机场通航以来,与全国13个大中城市实现直线互通,形成出港、进港、经停各占1/3的空运格局,旅客吞吐量年底将突破60万人次。此外,淮河淮滨港通江达海,信阳海关建成通关,出山店水库建成蓄水,信阳铁路口岸、淮滨水运口岸、空港经济区、大别山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五岳抽水蓄能电站、袁湾水库、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推进,信阳“一市一区三枢纽”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培育壮大绿色生态产业,强化全面小康的支撑。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让老区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了畜禽加工、生态主食及粮油等优势产业集群,“毛尖茶”“信阳菜”“华英鸭”“固始鸡”“南湾鱼”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推进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装备制造4大传统支柱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另一方面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超算等新兴产业,重点通过实施“回归工程”引资引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去年和今年我们在茶文化节期间连续举办了两届信商大会,共签约项目83个,总投资额559.2亿元。比如引进的明阳集团,是全球新能源装备产业40强,董事长张传卫是信商的杰出代表,他计划把明阳智慧能源信阳工业园建成中原区域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和新能源开发建设投资中心。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利用生态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产业。比如全域旅游方面,我们积极发展乡村游、生态游、民宿游、研学游,加快茶旅融合、农旅融合、茶食和合,打造了有区无界、有景无点、有门无票的全域旅游模式。前段时间,我们还举办了民宿走进信阳推介会,全球首届文旅创作者大会也选在了信阳,一大批文旅行业大咖、网络达人齐聚信阳,让信阳成为了一座“网红”城市。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聚焦脱贫攻坚,攻坚克难、持续发力,2014年以来,有88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8个县中有7个县顺利退出贫困序列,累积脱贫7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88%降至1.17%。我们从群众生活中的堵点和痛点入手,每年办好可督导、可考核、可追责的10件民生实事;高度关注教育、医疗、住房等工作,目前7个县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质量在全省连续多年位居前列,空军招飞连续7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新设置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和大别山艺术职业学院;健康扶贫五道医疗保障线+各县补充救助政策,让贫困群众看病不再贵、不再难,县域医改“息县经验”叫响全国;危房改造“清零行动”保障了群众“住有所居”。此外,我们还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市推广“一元客车村村通”,解决群众出行、山货出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在扫黑除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这些都让老区群众的笑脸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18年3月,王国生书记第一次到信阳调研时说:“来到多彩信阳,看红色受教育、看绿色长精神、看本色增底气、看特色识干部。”并要求我们“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和自觉,将其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重要实践、抓党建促发展的重要实践、持续转变作风的重要实践、带领群众坚定跟党走的重要实践,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深入老区信阳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永葆本色、厚植绿色、彰显特色,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老区信阳和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信阳力量!
尚朝阳市长热情洋溢的说,总书记此行离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足半个月时间,处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推开的重要节点;考察期间,总书记瞻仰革命纪念场馆,会见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充分体现了深厚的老区情怀、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厚爱、对老区发展的特殊关怀。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大别山精神”的充分肯定,对大别山地区革命活动在中国革命历程中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一路走来,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总书记始终同人民走在一起、坐在一起,手拉手的问候、心贴心的交流,一个个难忘的感人瞬间,传递出“人民领袖爱人民”的真挚情怀,让我们读懂了总书记的初心,那就是“以百姓心为心”。直到现在,老区干部群众还沉浸在激动和幸福之中,每一个人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出彩意识,让我们感受到热气腾腾的干劲,看到了信阳更加美好的未来。
绿色发展是总书记十八大提出的1 新的发展战略。他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多年来,信阳市委、信阳市政府紧紧抓住“绿水青山”这个您鼻子把信阳的脱贫之路牢牢地锁定在“绿色脱贫之路”。
大家知道,长期以来,一说到信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以百姓心为心,是总书记的初心,也是信阳各级干部的初心,所以近几年全市上下尽锐出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同时,信阳是生态大市,守护一方山水、造福一方百姓,是我们应有的担当。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认为,在一个贫困地区,绿水青山首先要成为贫困群众的金山银山。所以,走绿色脱贫之路,就是信阳的担当、信阳的作为,就是信阳各级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次考察,总书记还深入到新县田铺大塆,他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在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和中办扶贫联系点文殊乡东岳村,总书记强调“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志气,不光是输血,还要建立造血机制,脱贫后生活还要不断芝麻开花节节高。”总书记的肯定、老区的变化,说明绿色脱贫之路,已经成为信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之路,成为老区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之路。实践证明,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
实际上,为了走对这条路,总书记曾殷殷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情牵贫困地区,牵挂老区人民生活得好不好。为此,他走遍了全国大多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总书记在多个地方指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扶贫决不可取” “扶贫工作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如今,我们走出的这条路,就是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念好“山水经”、造福“老区人”的实践之路!
为了走好这条路,各级领导曾悉心关切。光山县是中办的扶贫联系点,栗战书、丁薛祥等同志先后到信阳调研指导工作,提出“房前屋后一亩茶、一塘肥鱼一群鸭”的产业扶贫思路,基于此,信阳在全市建成了一批“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了群众脱贫增收。王国生书记、陈润儿省长也对老区寄予厚望。全省“两会”期间,王国生书记参加信阳代表团审议,给我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让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二是怎样利用生态优势,走特色发展的路子,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如今,我们走出的这条路,也是落实中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的破题之路!
为了走实这条路,我们也曾艰辛探索。众所周知,信阳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是全省唯一一个所有县都是贫困县的省辖市。8个县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息县和罗山县是省级贫困县。以2018年为例,全省要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信阳是18.8万;实现33个贫困县退出,信阳有6个,均占全省近1/5;同时,信阳山青水秀,美丽宜居,有三个词可以概括信阳的特点。一是豫风楚韵。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13个姓氏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子路问津”“亡羊补牢”“司马光砸缸”等经典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滋养,使信阳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这里文化南北交汇,饮食南北兼融,民居南北各异,方言十里不同,被誉为“江南北国、北国江南”。大家如果有空到信阳博物馆看的话,可以看到一半是青铜器,一半是漆器,分别代表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二是革命老区。信阳是“红军摇篮、将军故乡”,大革命时期,是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38万人流血牺牲,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近百位开国将帅,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这次总书记在信阳考察调研,对大别山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生态福地。信阳是一座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城市,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有5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山区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3/4以上,森林覆盖率41.9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44个百分点;有大中小型水库1082座,万方大塘20万口,水资源总量近9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22.5%,被誉为“千湖之市、生态水城”。
面对这样的市情,信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贫困”斗争了70年。70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程,老区信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3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387.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6元增加到36941元,这既是革命老区沧桑巨变的见证,也是新中国繁荣富强的缩影,今年上半年国内城市GDP排行我们首次进入全国一百强。70年历史进程,记载了太多信阳人民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富民”的探索之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努力探索践行“两山”理论的信阳方案。
我们坚持绿色方向、产业支撑、群众主体、文化为魂的发展原则,保护、发展两手抓。大别山脉在信阳绵延305公里,千里淮河的363.5公里在信阳穿境而过,是中部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积极创建国家空气质量二类标准城市,成功争取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实施生态廊道建设、沿淮生态林建设等大规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牢牢守住这道生态安全屏障,积极为全省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实施“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我们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脱贫攻坚的根基。近年来,我们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围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办国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添后劲的重大项目。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6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537公里、水运通航里程371公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99.3%,客运周转量86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58亿吨公里,成为全国第一批44个、河南省9个公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去年10月明港机场通航以来,与全国13个大中城市实现直线互通,形成出港、进港、经停各占1/3的空运格局,旅客吞吐量年底将突破60万人次。此外,淮河淮滨港通江达海,信阳海关建成通关,出山店水库建成蓄水,信阳铁路口岸、淮滨水运口岸、空港经济区、大别山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五岳抽水蓄能电站、袁湾水库、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推进,信阳“一市一区三枢纽”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我们培育壮大绿色生态产业,强化全面小康的支撑。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让老区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了畜禽加工、生态主食及粮油等优势产业集群,“毛尖茶”“信阳菜”“华英鸭”“固始鸡”“南湾鱼”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推进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装备制造4大传统支柱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另一方面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超算等新兴产业,重点通过实施“回归工程”引资引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去年和今年我们在茶文化节期间连续举办了两届信商大会,共签约项目83个,总投资额559.2亿元。比如引进的明阳集团,是全球新能源装备产业40强,董事长张传卫是信商的杰出代表,他计划把明阳智慧能源信阳工业园建成中原区域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和新能源开发建设投资中心。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利用生态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产业。比如全域旅游方面,我们积极发展乡村游、生态游、民宿游、研学游,加快茶旅融合、农旅融合、茶食和合,打造了有区无界、有景无点、有门无票的全域旅游模式。前段时间,我们还举办了民宿走进信阳推介会,全球首届文旅创作者大会也选在了信阳,一大批文旅行业大咖、网络达人齐聚信阳,让信阳成为了一座“网红”城市。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聚焦脱贫攻坚,攻坚克难、持续发力,2014年以来,有88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8个县中有7个县顺利退出贫困序列,累积脱贫7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88%降至1.17%。我们从群众生活中的堵点和痛点入手,每年办好可督导、可考核、可追责的10件民生实事;高度关注教育、医疗、住房等工作,目前7个县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考质量在全省连续多年位居前列,空军招飞连续7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新设置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和大别山艺术职业学院;健康扶贫五道医疗保障线+各县补充救助政策,让贫困群众看病不再贵、不再难,县域医改“息县经验”叫响全国;危房改造“清零行动”保障了群众“住有所居”。此外,我们还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市推广“一元客车村村通”,解决群众出行、山货出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在扫黑除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这些都让老区群众的笑脸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18年3月,王国生书记第一次到信阳调研时说:“来到多彩信阳,看红色受教育、看绿色长精神、看本色增底气、看特色识干部。”并要求我们“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和自觉,将其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重要实践、抓党建促发展的重要实践、持续转变作风的重要实践、带领群众坚定跟党走的重要实践,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深入老区信阳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永葆本色、厚植绿色、彰显特色,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老区信阳和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信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