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锋
“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业主家实地了解情况并采访业主时,突遇施工方三名男子粗暴阻挠,辱骂、推搡,拍打拍摄设备”,看到这样的消息,在对粗暴阻挠采访行为表示谴责的同时,青锋忍不住要问:假若没有记者,将会怎样?尤其是,还需要反思的是,原本是一起民事纠纷,咋就酿成了刑事案件?
从中国记协官微发文,重申“记者开展正当采访,报道事实真相,回应热点关切,是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同时披露的情况看,这是一起昆明市民吉先生与云南某软装设计有限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后屡遭拖延工期,多次沟通催促无果,希望记者帮忙协调”,记者到达业主家采访时的突发事件。
从公开披露的情况看,施工方不仅以“你再拍,我把机器给你摔了啊”“你凭什么拍我,你是什么东西”等言语阻挠外,还推搡导致“记者后脑勺被设备砸中,手腕扭伤,拍摄设备受损”。
客观地说,这本是一起并非难以解决的民事纠纷,签订装修合同的双方倘若能坐下来协商,各自摆出客观理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退让言和,或许最终结果将是皆大欢喜。但施工方相关人员不仅没有做到心平气和地和业主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反而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动粗,其结果则适得其反。
据最新消息,当地警方已经介入此事,假若记者伤情鉴定为轻微伤以上,被摔的设备价值较高,那施工方相关人员便涉嫌违法,很可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本是一起民事纠纷,因为施工方的不冷静,将转化为一起刑事案件,这一结果,恐怕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吧。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就在于社会上某些人对媒体乃至媒体记者采访的曲解,误认为谁先邀请记者采访,记者就可能替先邀请的一方说话。殊不知,作为记者乃至媒体,其遵从的主要原则就是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报道事实真相,还原事实真相,通过报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也就是说,记者乃至媒体追求的是公平公正,绝不会把自己沦为他人利用的工具。
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常被人们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不行我就去找记者,让你上某某媒体,进而让问题得以解决。想必不少人都还记得这些。
即便是到了今天自媒体时代,不少人依然认定,要解决难题,还需要记者或者媒体公开披露真相,才能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既然如此,那现实中为何还有人或个别单位会对记者乃至媒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如昆明发生的粗暴阻挠记者采访的事情发生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恐怕如此而为者自知自己理亏,或者做了什么亏心事,乃至违法之事,怕被暴露在大众面前,继而才铤而走险。
青锋在此请人们,包括阻挠记者采访者,都想一想,假若没有记者,假若没有媒体,又将会怎样?阻挠记者采访者有一天遇到不公,是否还有人替你讨公平公道?
实际上,更需要多方面反思的则是,这原本只是一起民事纠纷,怎么就酿成为刑事案件?
难道还不能痛定思痛,当事多方都从中汲取些什么教训吗?
“昆明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业主家实地了解情况并采访业主时,突遇施工方三名男子粗暴阻挠,辱骂、推搡,拍打拍摄设备”,看到这样的消息,在对粗暴阻挠采访行为表示谴责的同时,青锋忍不住要问:假若没有记者,将会怎样?尤其是,还需要反思的是,原本是一起民事纠纷,咋就酿成了刑事案件?
从中国记协官微发文,重申“记者开展正当采访,报道事实真相,回应热点关切,是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利”,同时披露的情况看,这是一起昆明市民吉先生与云南某软装设计有限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后屡遭拖延工期,多次沟通催促无果,希望记者帮忙协调”,记者到达业主家采访时的突发事件。
从公开披露的情况看,施工方不仅以“你再拍,我把机器给你摔了啊”“你凭什么拍我,你是什么东西”等言语阻挠外,还推搡导致“记者后脑勺被设备砸中,手腕扭伤,拍摄设备受损”。
客观地说,这本是一起并非难以解决的民事纠纷,签订装修合同的双方倘若能坐下来协商,各自摆出客观理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退让言和,或许最终结果将是皆大欢喜。但施工方相关人员不仅没有做到心平气和地和业主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反而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动粗,其结果则适得其反。
据最新消息,当地警方已经介入此事,假若记者伤情鉴定为轻微伤以上,被摔的设备价值较高,那施工方相关人员便涉嫌违法,很可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本是一起民事纠纷,因为施工方的不冷静,将转化为一起刑事案件,这一结果,恐怕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吧。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就在于社会上某些人对媒体乃至媒体记者采访的曲解,误认为谁先邀请记者采访,记者就可能替先邀请的一方说话。殊不知,作为记者乃至媒体,其遵从的主要原则就是以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报道事实真相,还原事实真相,通过报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也就是说,记者乃至媒体追求的是公平公正,绝不会把自己沦为他人利用的工具。
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常被人们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不行我就去找记者,让你上某某媒体,进而让问题得以解决。想必不少人都还记得这些。
即便是到了今天自媒体时代,不少人依然认定,要解决难题,还需要记者或者媒体公开披露真相,才能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既然如此,那现实中为何还有人或个别单位会对记者乃至媒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如昆明发生的粗暴阻挠记者采访的事情发生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恐怕如此而为者自知自己理亏,或者做了什么亏心事,乃至违法之事,怕被暴露在大众面前,继而才铤而走险。
青锋在此请人们,包括阻挠记者采访者,都想一想,假若没有记者,假若没有媒体,又将会怎样?阻挠记者采访者有一天遇到不公,是否还有人替你讨公平公道?
实际上,更需要多方面反思的则是,这原本只是一起民事纠纷,怎么就酿成为刑事案件?
难道还不能痛定思痛,当事多方都从中汲取些什么教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