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给大众提供保障的保险业,被曝出买了保险难以保险的情况。仅《法治日报》记者通过采访调查就发现,某些保险不仅不具有保险的功能,而且套路频现,诸如搞什么文字游戏、夸大宣传、诱导投保、理赔难等问题让不少消费者深受其害。
那么,当下保险业究竟有多少套路?
“首月×元”,背后就是自动续费陷阱。
广被诟病的以“首月1元”“免费领取”等噱头诱导消费者购买的保险,让不少老年人中招。这种让不少人看似赚了很大便宜,诱导购买保险的招数,后面紧跟的就是第二个月被自动扣费。据某投诉平台统计的数据,仅2021年涉及“1元保”的相关投诉就超800条。
赶热点,却以各种附加不理赔条件拒绝理赔。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新冠隔离险”。诸如“只要9.9元,新冠隔离一天发150元”“隔离一天补贴1000元,躺赚上千元”“只要一瓶水的价格,以防万一买个安心”让不少人动心。结果,当真有人理赔时却被告知,“已经被确定为中高风险区”的不予赔付等,要么让投保人无法理赔,要么理赔证明材料严苛到投保人无法提供。
诱导手段花样百出,保险时间成陷阱。
《法治日报》的报道披露,山西太原的胡先生被保险人员推销并买了“终身制百万医疗保险”,推销人员告知他“交15年的保费,管到被保险人99岁,无论大病小病都可以报销,理赔上限达300万元”等,结果,胡先生买了两款理财类产品后发现,被推销购买的医疗保险根本不是“缴15年保99年”,而是缴一年保一年。更有甚者,上海徐汇区的包先生连续购买了25年的“防癌健康险”,收到一份《终止通知书》后才知道,自己购买的保险“保单有效期为5年”,却交了25年的费。
《法治日报》记者提醒,“保险中存在的套路远不止这些,奇葩保险、随意停售、增值服务和口头承诺等套路层出不穷,成为摆在投保人面前的一个个‘坑’”。
青锋认为,面对保险业各种各样的坑,除了投保人要擦亮眼睛,避免自己上当受骗外,各保险公司是否能够讲点诚信,实打实地为投保人提供保险服务,而不是想出各种套路,坑害投保人?或许能够彻底杜绝保险业套路多让投保人防不胜防的情况再现。
作者:青锋,首届全国青年报刊十佳记者,曾任省时事报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报社、杂志社负责人,中国地产周刊主编等。擅长媒体发展战略布局、团队搭建,新媒体运营等。在时事评论、报告文学和人物通讯,典型报道等方面多有建树。始终坚持并致力“用深刻的思想解读社会,推动社会进步”。著有《做有思想的媒体》《白字黑字——一个新闻记者和众多高官的恩恩怨怨》等。

9部门发文:19项措施扩大服务消费
西贝罗永浩之争:鼓动再多的消费者助威,也干不过网红的忠粉
中新网评西贝争议:老板教育消费者,本质是爹味营销作怪
广东茂名电白区5家“假沉香”企业被立案调查
将送10万现金至西贝总部并直播,兑现悬赏公告:罗永浩深夜再“开炮”
罗永浩西贝“互撕”,似乎各有心思
罗永浩宣布“停战”后西贝暂停后厨参观,“老罗”套餐下架
学校建议不让老人接送孩子,个别人切莫急着跳出来反对
4名将领被罢免人大代表,含上将王春宁
证监会严肃查处东方通严重财务造假案件
国务院批复同意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等10个要素市场化
16岁孩子游戏账号被封跳楼自杀,究竟谁该受指责?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抵制恶性补贴!市场监管总局已约谈主要外卖平台
为何要主动撞击一颗小行星
假若没有人举报,85万采购市场价299元产品,就成“漏网之鱼”?
一碗面,何以毁掉了一家饭店?
整治乱收费、趋利性执法等,司法部有新回应
男子质疑校服被拘,警方道歉并撤回原决定
千万别瞪着眼,掉进他人挖好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