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邦评论

大数据之下,监管机构为何未对这些机构暴雷提前预警,加强防范?

发布时间:2025-08-13     浏览量:7
青锋

“投资了 11万元,刚开始还能返现,不料近期忽然传出企业暴雷的消息”,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居民马先生遭遇的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树拍易购”平台暴雷事件,据临沂市当地市民介绍,涉事企业在当地已经存续多年,其“不仅搞商业,以前还搞房地产”。这让人不能不有所质疑,在当今大数据之下,被当地市民认为“感觉比较悬”的这家企业,监管机构,为何没有对其“暴雷”做提前预警,并加强防范,以及采取相应措施?

从媒体披露的这家企业所谓“第一天买进,第二天卖出,如此便可维系本金生利。积分可以兑换平台上的商品”,也即宁夏石嘴山市居民马先生所述的“返利模式是一半现金+一半积分,经营用户每天按投资额的1%返现,他投的11万元,每天返利现金550元,另外550元折合成550个积分,可以用来购买平台上的商品,包括大米、油、饮料、虾,以及牙膏、牙刷、毛巾,甚至按摩椅等数百个品类”。而“大米为10斤袋装,每袋价格为520个积分,折合现金520元,价格高出市场价10多倍”等情况看,其经营模式与传销模式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或者说,是换了另外一个马甲。

这种被三番五次明令禁止的行为,为何能够逃过监管机构的监管?

据有关当事人称,是涉事企业采用人与人之间介绍并转发链接才能下载的APP,并在其APP上利用直播,假以“跟政府有合作,致力于产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诱以“投资1000元起步,门槛不高,返利非常诱人”,让下载其APP的人成为他们的“经营用户”。正是这样,涉事企业不让其APP在相关市场上线,以此躲过了网络监管等部门的监管。

不过,尽管“树拍易购”采用人与人、点对点下载APP有可能躲过网络监管部门等的监管,但据临沂市市民对媒体所称,“树拍经常搞大型的商业活动,以前他没少去机场、车站拉人去树拍公司开会”,以及出租车师傅所述的“他们在车里常谈如何如何挣大钱,公司的会我也听过,不太懂,反正感觉比较悬。看似新赛道,其实都是老套路,打着‘互联网+’‘新质生产力’的幌子,实际上还是亲戚找亲戚,朋友拉朋友”等情况看,能被一个出租车师傅识破的“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回报,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的骗局,当地有关部门不可能不耳有所闻,但为何不加监管与防范呢?

客观地说,有关部门不能被指为完全没有预警。据报道,“早在今年3月,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发出过风险警示,指出树拍资金流向不明涉嫌非法集资等问题”,但为何没有引起当地政府重视,以至于到如今暴雷了才不得不出动防暴警察维持秩序,设置几所中小学做登记点,苦口婆心地规劝全国各地前来维权的“投资人”呢?


原载:今日评论


版权所有© 郑邦真品品牌防伪网 2024    京ICP备2023022570号-1